媒体传真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徐小跃:国学之道(10)之思想观念

    发布时间:2024-04-21 点击次数: 作者:徐小跃 来源:现代快报

    中国传统文化有其自身和独特的“追求于元”的“形上观”。中国古人对“形而上者谓之道”中的“上”字有其自己的诠释和理解。他们都是在“先”“前”“初”“始”等意义上来理解“上”的。所谓“形而上者”就是有形事物之先、之前、之初、之始的意思。为了突出这一点,中国古人又创造了一个概念——“元”。被称为群经之首的《周易》中的所谓“四德”,第一德就是“元”德。四德者,“元亨利贞”是也。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说:“元,始也”。《易传-彖辞》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阴阳二气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所以都称为“元”。汉代大儒董仲舒在其《春秋繁露-王道》中也对“元”也做了解释。他说:“元者,始也”。“元”就是开始的意思。开始的存在又是神圣和珍贵的。“元始天尊”,此之谓也。

    那么是什么样的“质料”充当了这个“元始”的存在的呢?中国传统文化选择了两种“质料”:一个叫“气”,一个叫“道”。而为了突出“气”的原始性就在气的前面加了个“元”字,构成“元气”概念。或加上“太极”一词,形容“气”的最原始状态。对它的追求与研究形成“气论”或称“元气论”,统称“气一元论”。同样,为了突出“道”的原始性又给它置换了一个概念,那就是“无极”。无论对“太极”与“无极”做出什么不同的解释和规定,但确定其是天地万物的开始这层意义那是毫无疑问的。这里让我想起了上大学时流传甚广的一个深刻且有趣的话题。我们在学习中国哲学史课程的时候,先生们常常会提醒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中国几千年来横在中国思想家面前有两大“魔物”:一个是“气”,一个是“道”。所以学习中国哲学史的过程就是与此两物持续不断地打着交道,以至于那时戏称,学习了几年的中国哲学史下来就让自己肚子里装了一肚子不同属性的“气”,脑子里盛了满脑子莫名其妙的“道”。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在追求天地万物之元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气”。而对于这一物质性的气又通过几个不同的概念来加以表述,例如,精气,炁,元气。而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气论”。又因为气论是用来论述宇宙天地万物,包括人类开始、创生、构成以及运动变化等问题的学问,所以又称气论为气本源论,气本体论,一句话,气一元论。《管子-内业》指出:“精者也,气之精者也”,“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是说精气是构成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的本原。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42章),万物是在阴阳二气相交并和谐的状态中产生。庄子说:“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天下万物都是由一气构成,其不同的形态都不过是一气的流行变化而已。先秦思想集大成者荀子对宇宙间不同形态的水火、草木、禽兽和人的本质都做了概括,但也指出了它们构成的最基本的质料是“气”,从而也就坚持了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原始,最基本的质料的气一元论思想。他说:“火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荀子的结论是“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天论》),“天地者,生之始也”(《荀子-王制》),“天地者,生之本也”(《荀子-礼论》)。到了东汉时期,正式出现了“元气”概念,并以此来阐述天地的起源。《太平御览》卷一引《礼统》说:“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所自也”。元气生天地,万物皆自生。东汉大思想家王充提出一个总命题:“万物之生,皆禀元气”(《论衡-言毒》)。唐代的柳宗元在其《天对》中指出天地万物间所有的存在“惟元气存”。宋明清的思想家在讨论天地人的形成与消亡时都无一例外地使用着“气”之概念。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当推北宋思想家张载,他说:“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万物的生灭即是气的聚散而已,由此提出“太虚即气”“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正蒙-太和》)的总命题。《二程遗书-第五》说:“万物之始皆气化”。世界万物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是气化的结果。明代的思想家王廷相认为:“天地之先,元气而已焉。元气之上无物”(《雅述》上)。他又说:“余尝以为元气之上无物”,“非元气之外又有物以主宰之也”(《家藏书-答薛君采论性书》)。元气之上、之外无主宰是王廷相所要得出的结论。

    “追求于元”的气一元论所体现出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有着怎样的意义?以及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的形成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徐小跃(江苏省文史馆员,南京图书馆名誉馆长,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国学玄览堂(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