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我校128项成果喜获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发布时间:2023-03-23 点击次数: 作者:社科处 来源:社科处

    在日前揭晓的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我校文科共获得128个奖项,其中一等奖30项,二等奖56项,三等奖42项,获奖成果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社会、经济学、管理学、国际关系及普及成果等多个领域,获奖总数及各类获奖数量继续蝉联全省高校榜首。

    近年来,我校文科立足深厚的学术积淀,不断融合创新,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第一个南大"的殷切嘱托,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精神,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宏伟目标,努力出成果、出思想、登高原、攀高峰,不断提高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服务社会的能力,发扬文科报国的优良传统,努力以南大式奋进谱写文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附件

    南京大学江苏省第十七届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

    一等奖(30项)

    1、农民土地问题与中国道路选择的历史逻辑——透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一个重要维度(论文)孙乐强(南京大学)

    2、历史视域中的人民旨归——改革开放坚持的价值导向(论文)郭广银(南京大学)

    3、美国海外隐蔽行动研究系列(共十册)(著作)石斌(南京大学)主编,崔建树(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葛腾飞(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肖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舒建中(南京大学)、王爱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何晓跃(南京师范大学)、朱玲(南京大学)、代兵(南京林业大学)、程晓燕(南京财经大学)、陈晔(南京大学)

    4、中国社会治理(著作)童星(南京大学)

    5、走向社会服务国家:全球视野与中国改革(著作)林闽钢(南京大学)

    6、历史规律的辩证性质——马克思文本的呈现方式(论文)唐正东(南京大学)

    7、21 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著作)张亮(南京大学)、孙乐强(南京大学)等

    8、 ‘ Family-culture ’ and Chinese politeness: An emancipatory pragmatic account("家文化"与汉语礼貌——"解放语用学"阐释)(论文)陈新仁(通讯作者)

    9、全清詞·嘉道卷(上、下)(著作)张宏生(南京大学)主编,冯乾(南京大学)、闵丰(南京大学)

    10、中国乡土小说研究丛书(共五册)(著作)丁帆(南京大学)主编,李兴阳(南京大学)、黄轶(上海师范大学)、何同彬(江苏省作家协会)、余荣虎(南京晓庄学院)、李倩冉(南京大学)、姜肖(北京师范大学)、姬志海(山东科技大学)

    11、勒克莱齐奥小说研究(著作)高方(南京大学)、许钧(浙江大学)、樊艳梅(浙江大学)

    12、从地平线回望:中国影视的绰约瞬间(著作)周安华(南京大学)

    13、营利概念与中国法人法的体系效应(论文)宋亚辉(南京大学)

    14、集体法益的刑法保护及其边界(论文)孙国祥(南京大学)

    15、中国社会福利理论与制度构建:以适度普惠社会福利制度为例(著作)彭华民(南京大学)等

    16、重建中国社会学:40 位社会学家口述实录(1979-2019)(上、下)(著作)周晓虹(南京大学)主编

    17、项目制的"双重效应"研究——基于城乡社区项目的数据分析(论文)陈家建(南京大学)、巩阅瑄(西南财经大学)

    18、当代目录学(著作)郑建明(南京大学)等

    19、情报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著作)杨建林(南京大学)、钱玲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芬(南京理工大学)、李品(扬州大学)等

    20、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的民众教育心态(论文)余秀兰(南京大学)

    21、货币性激励能提升中小学教师校际交流意愿吗?——基于7省市278 所学校的调查数据(论文)黄斌(南京大学)、张琼文(南京财经大学)、云如先(南京财经大学)

    22、创业板上市公司绿色创新溢酬研究(论文)方先明(南京大学)、那晋领(南京大学)

    23、创新驱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著作)洪银兴(南京大学)、郑江淮(南京大学)等

    24、政府行为必然会提高股价同步性吗?——基于我国产业政策的实证研究(论文)陈冬华(南京大学)、姚振晔(通讯作者,山东大学)

    25、"一带一路"倡议下全球价值链的双重嵌入(论文)刘志彪(南京大学)、吴福象(南京大学)

    26、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与动力(上、下)(著作)沈坤荣(南京大学)等

    27、重大工程决策"中国之治"的现代化道路——我国重大工程决策治理70 年(论文)盛昭瀚(南京大学)、刘慧敏(通讯作者,南京大学)、燕雪(通讯作者,南京审计大学)、金帅(江苏大学)、邱聿旻(南京财经大学)、董梁(南京大学)

    28、变革环境下的组织转型理论研究(著作)刘洪(南京大学)

    学)

    29、中华文化故事(共六册)(普及成果)李晓愚(南京大学)

    30、旧时燕:文学之都的传奇(普及成果)程章灿(南京大学)

    二等奖(56项)

    3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术透视(著作)张明(南京大学)

    32、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均衡:一个新议题(论文)张海波(南京大学)

    33、五四时期中日知识界的往还(论文)孙江(南京大学)

    34、大国海外基建与地区秩序变动——以中国—东南亚基建合作为案例(论文)毛维准(南京大学)

    35、泰州学派研究(著作)周群(南京大学)

    36、论儒佛道三教的生态思想及其异辙同归(论文)洪修平(南京大学)

    37、忠实于事件本身:巴迪欧哲学思想导论(著作)蓝江(南京大学)

    38、重访青年马克思:历史、理论与文本(著作)周嘉昕(南京大学)

    39、语言、空间与艺术(著作)赵奎英(南京大学)

    40、系统阐释中的意义格式塔(论文)周宪(南京大学)

    41、域外稽古录:东亚汉籍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综论(著作)卞东波(南京大学)

    42、南京百年文学史(著作)张光芒(南京大学)等

    43、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体系及其在中国的影响(著作)董晓(南京大学)

    44、六朝隋唐漢籍舊鈔本研究(著作)童岭(南京大学)

    45、走向生命美学:后美学时代的美学建构(著作)潘知常(南京大学)

    46、艺术的跨媒介性与艺术学理论的跨媒介建构(论文)周计武(南京大学)

    47、中国现代戏剧精神(著作)胡星亮(南京大学)

    48、中华印迹:中国印章功用和美学通史(上、中、下)(著作)周晓陆(南京大学)、王锐(广西书画院)主编

    49、晚清江南社會的紳權與信任危機:以常熟為中心(论文)罗晓翔(南京大学)

    50、近代英国劳资冲突与化解(著作)刘金源(南京大学)、初庆东(华中师范大学)等

    51、封建郡县之争与秦始皇嗣君选择(论文)熊永(南京大学)

    52、古物学家与近代早期英国民族认同建构(论文)陈日华(南京大学)

    53、域外管辖的体系构造:立法管辖与司法管辖之界分(论文)宋晓(南京大学)

    54、法律解释与法律续造的区分标准(论文)陈坤(南京大学)

    55、理解族别:比较的视野(著作)范可(南京大学)

    56、非均衡发展:人口发展理论的批判与建构(论文)陈友华(南京大学)、孙永健(南京大学)

    57、关系社会资本新论(著作)陈云松(南京大学)

    58、从父职工资溢价到母职工资惩罚——生育对我国男女工资收入的影响及其变动趋势研究(1989-2015)(论文)许琪(南京大学)

    59、传承与断裂:剧变中的中国社会学与社会学家(著作)陆远(南京大学)

    60、扶贫新机制: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组织、运作与功能(论文)邓燕华(南京大学)、王颖异(西南财经大学)、刘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61、中国城市移民的住房——基于社会排斥的视角(论文)方长春(南京大学)

    62、独弦不成曲:"全面两孩"后时代生育政策中的"自我"与"他者"(论文)郭未(南京大学)

    63、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舆情:新媒体语境中的考察(著作)丁柏铨(南京大学)、夏雨禾(温州大学)、丁晓蔚(南京大学)

    64、我说故我在:青少年网络语言生活方式研究(著作)郑欣(南京大学)等

    65、学术"全评价"体系论(著作)叶继元(南京大学)

    66、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理论、方法、技术与实证(著作)朱学芳(南京大学)等

    67、数字化助推概念解析及研究进展(论文)余译青(南京邮电大学)、王宇成(中山大学)、朱庆华(通讯作者,南京大学)

    68、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投入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论文)汪雅霜(南京大学)、汪霞(南京大学)

    69、为何"案牍劳形"——时间政治视角下的大学教师学术规训(论文)操太圣(南京大学)

    70、Test anxiety impairs filtering ability in visual working memory: 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potentials(考试焦虑削弱视觉工作记忆过滤能力:来自事件相关电位的证据)(论文)宋锦涛(南京大学)、Lei Chang(澳门大学)、周仁来(通讯作者,南京大学)

    71、互联网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微观机制与宏观效应(论文)安同良(南京大学)、杨晨(南京财经大学)

    72、社会网络、策略最优化与风险控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著作)刘海飞(南京大学)、柏巍(南京大学)、刘嘉怡(南京大学)

    73、中国式城镇化的福利效应评价(2000-2017)——基于量化空间模型的结构估计(论文)段巍(南京大学)、王明(通讯作者,南京大学)、吴福象(南京大学)

    74、中国资本市场的T+1 交易制度研究:隔夜收益率视角(论文)张兵(南京大学)

    75、新自下而上城镇化:中国淘宝村的发展与治理(著作)罗震东(南京大学)

    76、A new delta expansion for multivariate diffusions via the Itô-Taylor expansion(多维扩散模型的Delta 展开:基于Itô-Taylor 展开的方法)(论文)杨念(南京大学)、陈南(香港中文大学)、万相伟(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

    77、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著作)顾江(南京大学)编著

    78、过度借贷的负外部性与最优宏观审慎政策设计(论文)贾鹏飞(南京大学)、范从来(南京大学)、褚剑(通讯作者,南京大学)

    79、红利税改革对现金分红宣告效应的影响研究(论文)王国俊(南京大学)、王跃堂(通讯作者,南京大学)

    80、管理者如何应对外部复杂环境(论文)赵曙明(南京大学)

    81、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与绿色发展(著作)黄贤金(南京大学)等

    82、Optimizing two-sided promotion for transportation network companies: A structural model with conditional Bayesian learning(运输网络公司双边优化:条件贝叶斯学习的结构模型)(论文)郑晋阳(普渡大学)、任菲(北京大学)、谭勇(华盛顿大学)、陈曦(通讯作者,南京大学)

    83、Can financial innovation succeed by catering to behavioral preferences? Evidence from a callable options market(金融创新可以通过迎合投资者的行为偏好取得成功吗?来自一个可赎回期权市场的证据)(论文)李心丹(南京大学)、Avanidhar Subrahmanyam(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杨学伟(通讯作者,南京大学)

    84、国外出版专业现状及在学科目录中的地位(研究报告)张志强(南京大学)、乔晓鹏(扬州大学)、林佩(南京大学)、代曼伦(南京大学)

    85、亟需重视并纾解当前中小微企业生存困境——基于长三角地区的深入调研(研究报告)徐宁(南京大学)、陈东(安徽工业大学)

    86、江苏历代贤吏为官之道(普及成果)中共江苏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组织编写,范金民(南京大学)主编

    三等奖(42项)

    87、五四知识分子对"劳工神圣"的认知与实践(论文)熊秋良(南京大学)

    88、大病保险制度效应及对策研究:基于统筹城乡医保视角(著作)顾海(南京大学)、许新鹏(南京医科大学)

    89、技术型治理的基层实践:中国城乡基层治理研究(著作)肖唐镖(南京大学)

    90、显政之治:政务公开的理论与案例(著作)孔繁斌(南京大学)主编,魏姝(南京大学)、黄科(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91、欧洲激进右翼政党选举格局论析(论文)祁玲玲(南京大学)

    92、从"主义"到"党":政党观念转型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论文)李里峰(南京大学)

    93、当政治遇上历史:比较历史分析方法(CHA)介绍(论文)黄杰(南京大学)

    94、孔子语录全景(著作)李承贵(南京大学)编

    95、移情能够作为普遍的道德基础吗?——对斯洛特道德情感主义的分析与评论(论文)韩玉胜(南京大学)

    96、亚里士多德与阿维森纳时间观比较研究(论文)刘鑫(南京大学)

    97、"语言神话"(论文)李章斌(南京大学)

    98、思想与文学:中国文学史及其周边(著作)巩本栋(南京大学)

    99、六朝江东士族文学研究(著作)吴正岚(南京大学)

    论"明明德"于外语课程——兼谈《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

    100、教材编写(论文)王守仁(南京大学)

    101、經義考研究(上、下)(著作)张宗友(南京大学)

    102、‘The most traditional and the most pioneering’: New Concept Kun Opera("最传统与最先锋":新概念昆曲研究)(论文)何成洲(通讯作者,南京大学)

    103、屏幕电影:媒体挪用与新电影形态的生成(论文)杨鹏鑫(南京大学)

    104、古代斯巴达经济社会史研究(著作)祝宏俊(南京大学)

    105、四川眉山报恩寺元代大殿(论文)马晓(南京大学)

    106、16-17 世纪梅毒良药土茯苓在海外的流播(论文)李庆(南京大学)

    107、主权财富基金双边规制研究(著作)胡晓红(南京大学)、张建军(西北大学)、李煜(南京财经大学)

    108、论规划许可变更前和谐相邻关系的行政法保护:以采光权的保护为例(论文)肖泽晟(南京大学)

    109、我国传媒产业关联及其演化趋势分析——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研究(论文)丁和根(南京大学)

    110、田野圖像——北緯34°偏北(著作)韩丛耀(南京大学)

    111、超越主体主义:反思20 世纪传播学的哲学源流(著作)吴志远(南京大学)

    112、面向应急管理的情报支持研究(著作)李阳(南京大学)

    113、面向国家安全的情报研究(著作)石进(南京大学)

    114、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发展编年史(著作)罗钧(南京大学)主编

    115、钱亚新年谱(著作)谢欢(南京大学)

    116、唯有确立"教师为要"方能落实"学生为本"——对我国大学教学理念嬗变的再思考(论文)龚放(南京大学)

    117、全球价值链演变与中国长三角创新实践(著作)吴福象(南京大学)等

    118、企业融资约束下的政府研发补贴机制设计(论文)赖烽辉(中山大学)、李善民(中山大学)、王大中(通讯作者,南京大学)

    119、Public attention and auditor behavior: The case of Hurun Rich List in China(公众关注与审计应对:中国"胡润百富榜"之证据)(论文)吴东辉(香港中文大学)、叶青(通讯作者,南京大学)

    120、央行的言辞沟通、实际行动与企业投资行为(论文)王宇伟(通讯作者,南京大学)、周耿(南京大学)、吴曈(南京大学)、范从来(南京大学)

    121、A coupled component DCS-EGARCH model for intraday and overnight volatility(基于日内和隔夜波动率的DCS-EGARCH 模型)(论文)Oliver Linton(剑桥大学)、吴见彬(通讯作者,南京大学)

    122、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银企互动——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视角(论文)褚剑(南京大学)、胡诗阳(通讯作者,重庆大学)

    123、结构转换、全要素生产率与高质量发展(论文)刘志彪(南京大学)、凌永辉(通讯作者,南京大学)

    124、外出创业经历能提升返乡创业企业的经营绩效吗?——基于2139 家返乡创业企业的调查数据(论文)孙武军(南京大学)、徐乐(南京大学)、王轶(通讯作者,北京工商大学)

    125、Demand pooling in omnichannel operations(全渠道运营管理中的需求混同效应分析)(论文)胡明(多伦多大学)、徐小林(南京大学)、薛巍立(通讯作者,东南大学)、杨翼(通讯作者,浙江大学)

    126、关于我国积极考虑加入CPTPP 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韩剑(南京大学)

    127、"一带一路"传统文化访谈录(上、下)(普及成果)于文杰(南京大学)主编

    128、译林世界名著讲义(普及成果)余斌(南京大学)